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隨著我國基礎建設投資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建筑業的蓬勃發展,建筑業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但由于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造成建筑業安全事故不斷發生,導致大量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不僅影響我國建筑業的健康發展,而且給國民經濟造成巨大損失。因此,基于項目角度研究現場安全管理,對保證現場施工人員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一、現場安全管理現狀及問題
(一)安全管理力量薄弱,執行力不強。在安全監督工作中,項目未按規定要求配置足夠數量的專職安全員,個別分包單位不配安全員,安全員的施工安全知識和業務素質較差,不能勝任崗位要求。
(二)安全意識不高,責任未落實。施工現場一線的建筑工人、勞務隊伍總體上缺乏培訓,安全意識淡薄。建筑工人以初中文化居多,對建筑工程的高風險不夠了解和重視,現場多數工人工作經驗少、流動性大。技術人員編制的專項方案欠缺針對性和科學性,方案可操作性不強,審核審批流于形式;施工現場弄虛作假、突擊應付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企業上級安全管理部門的安全生產檢查。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不健全,現場檢查不到位,存在檢查出的問題就整改,檢查不到的就會埋下一個安全隱患,甚至是工程質量隱患。
(三)安全管理體系運行不力,未真正貫徹。在管理過程中存在體系標準和日常管理兩層皮的現象,根本上未能真正貫徹標準,標準未能很好的指導企業具體的工作,只是應付審核,走過場而已。
(四)安全生產隱患多,未有效受控。遇到趕進度施工時,安監與質量人員稍不留神工程就進入下一進度,檢查起來更加困難。施工現場缺少臨邊防護,洞口缺少覆蓋物,沒有警示標語;施工現場安全防護設施不全面,個別地方的防護不是很牢固,多數設施防護防砸、防雨不到位。
二、項目現場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根據安全生產工作的要求,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將會徹底改變長期以來在監管方式上治標不治本的被動局面。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從創新、文化、管理、產品、服務等倡議方面賦予安全的內涵。其中,安全生產、和諧管理和“以人為本”的氛圍是關鍵。
1.加強教育培訓,提高安全意識。在管理活動中必須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員工的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1)有計劃、有組織、有針對性地將建筑工人組織起來,選派教師到工地對工人們進行法律法規、職業道德、社會公德、交通法規、社會治安、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等方面的系統教育培訓。
(2)強化對安全生產領導的安全培訓,使之深入了解和認識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
2.完善規章制度,落實安全責任
(1)完善一把手抓安全的領導責任制。黨政領導共同負責,誰主管誰負責,逐級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2)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制定安全生產指標體系,采用簽訂安全生產合同的辦法,對安全目標進行層層分解。
(3)實施安全責任監控。從領導做起,建立逐級安全督察制度,深入施工現場進行檢查督促。
(4)堅持“四不放過”原則。發生事故后,要做到事故原因沒查清、當事人未受到教育、整改措施為落實、責任人未追究不放過。
(5)安全否決制原則。各項指標考核時,安全生產具有一票否決的作用。
3.建立績效考核體系,激發工人自覺性
(1)制定違章、事故罰款制度,并采取連帶制、復利制,即懲罰連帶相關人員,懲罰力度隨次數增加。
(2)建立項目內部安全生產技術等級制度,制定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工資標準,通過對安全管理人員的內、外業考核,確定技術等級,并根據技術等級確定工資標準。
(3)采取與工資掛鉤的方式激勵員工進行安全生產工作。
(4)將各種違章行為、癥候等事件進行分級、分類,確定一定的分值,定期進行測評和考核。
4.建立一體化綜合體系,完善綜合管理系統。將質量、環境、安全結合起來,把三套管理體系同時作用于產品的生產過程,三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建立一體化綜合管理體系。
5.開展安全文化建設,增強員工凝聚力。安全文化建設對保護生產力的作用是不可小覷的,為實現安全生產提高潛在的動力和巨大的力量。通過安全文化的滲透、潛移默化和融合,創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安全文化,從而把“以人為本”落實到安全生產管理上來。
(二)確保項目安全管理資金的有效投入。項目部設立專項安全基金,成立專門的機構對這筆資金進行管理。在不斷改進安全技術、安全措施和管理方法的同時確定安全投入資金,這筆資金不能受外界的影響,要把這筆資金作為硬性成本,不能省。否則,就不能保證安全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運行,抗風險和防事故的能力就減弱了。
(三)加大項目安全科技的投入。首先,可以著手更新設備并加大安全生產科技的投入,能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還可以在今后的生產活動中提高生產效率和安全生產能力和水平,從而最終提高效益;其次,注重投入經費和人力,進行關鍵技術攻關和使用技術引進,加快信息化、自動化和數字化技術的步伐,提高施工過程的技術含量,用高科技來保證安全。
綜上,安全管理不是靠一個人或一個部門就可以做好的工作,必須靠全員參與,它是一種社會化、系統化、全過程控制的工作。隨著經濟迅速發展,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建筑企業想要生存下去,要從自身做起,從管理體制抓起,擺正自己的位置,以人為本,抓好落實工作,完善規章制度,加大安全文化建設并發揮市場經濟對安全管理的調節作用。只有這樣,我國建筑工程項目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真正得到改觀。
參考文獻:
[1]陳烔昭.論建筑項目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措施[J].建工論壇,2010, 32(07):202.
[2]彭璐剛.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生產及管理[J].建材技術與應用,2010, 23(03):45-47.
[3]宋文杰,韓紅.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科技咨詢, 2009,46(34):128.
[4]翁伯豪.以人為本,建立健全施工現場安全保障體系[J].建筑安全,2006,34(5):35-36.
[5]劉文芳.淺談怎樣做好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管理[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9,23(16):149-150.
[6]閆德.當前施工現場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企業導報, 2009,12(1):166-167.
[7]岳峰.試議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安全管理[J].管理觀察,2009,23 (9):60-61.
[8]王宇.如何更好解決施工現場安全問題[J].山西建筑,2009, 22(2):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