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正確認識本科生,以及本科生在入學教育上有何不同呢,文章從本科生入學教育的意義和對本科生入學教育的現狀和遇到的問題以及對本科生入學教育的探索與實踐等方面都做了論述。本文選自:《長沙大學學報》,《長沙大學學報》自創刊以來,嚴格遵循正確的辦刊宗旨和方向,積極探索學術期刊的辦刊規律,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突顯學報的學術性、科學性、創新性,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和中國學術期刊網后,學報的影響日益擴大,所發文章的摘轉率日益提高。
摘要:本科生,即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層次的在校生、畢業生。本科,分為公辦本科和民辦本科。包括4種類型:公辦一本、公辦二本、民辦二本、民辦三本。大學或學院基本部分(區別于預科、專科),學生畢業后可獲學士學位。學制為二年制(專科起點兩年制本科),四年制(一般),五年制(醫學類、建筑學)。在我國普通高考當中,本科錄取分為本科一批(一本)、本科二批(二本)和本科三批(三本)。
關鍵詞:高等教育,本科生教學,論文范文
一、本科生入學教育的意義
本科生入學教育是新生入學的第一堂課,也是大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的優劣直接影響學生能否快速適應大學生活。入學教育是學校培養優秀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夠幫助學生全面了解學校的校規、專業學習的重點、課程的設置情況等。通過入學教育,還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指引方向。
二、本科生入學教育的現狀和遇到的問題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學校招生的數量逐年增加,入學教育逐漸被重視起來。目前,本科生入學教育遇到如下問題:
1、重視程度低
本科生入學教育應該當作學校的日常教育,需要各部門的積極配合,抓住教育的重點,合理的安排教學內容,幫助學生轉換角色,適應大學的生活。然而,部分高校的輔導員對于學生的入學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教學模式單一乏味,教學內容設計不合理,導致學生不能全面了解學校的專業課程安排,影響了專業課學習的興趣。
2、教學內容設計不合理
學校沒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部分學生對于專業了解不夠全面,學校進行入學教學時只是片面地進行了職業規劃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校規教育和心理教育,沒有對專業的學習進行指導,導致學生不明確專業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
3、教學模式單一
傳統的教學模式包含班會、講座、報告等,教學模式單一,僅僅是對教學內容進行講述,沒能結合本科生的個性特點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產生反感的情緒,學習興趣低落,不能正確地認識到入學教育的意義。
4、教學時間短
入學教育課程安排比較緊張,學生的學習時間較短,不能深入地了解大學的學習和生活,難以盡快適應學習環境。
三、本科生入學教育的探索與實踐
1、明確入學教育的教學目的
入學教育是大學教育的必修課,能夠幫助本科生了解本專業的發展方向,明確未來的職業規劃方向和奮斗目標。入學教育課程的目標是幫助學生轉換角色,了解大學的教學特點和學校的規章制度,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專業知識,積極地參加大學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適應大學生活,充實大學生活。
2、本科生入學教育課程化
目前,本科生的入學教育還存在很多弊端,入學教育的課程化能夠提高教學效率。結合學生的特點進行課程設置,實現入學教育的課程化,加強學校對學生的管理,能幫助學生快速轉換角色,融入大學生活,能幫助輔導員提升教學水平,從而提高學校學生的整體風貌。
3、本科生入學教育課程化的實踐
(1)學校規章制度教育。學生進入大學校園,首先應該明確學校的規章制度,掌握學校教學管理特點。例如,警務化管理的學校,重視學生的儀表儀態,寢室內務的整齊擺放等。
(2)專業認知教育。新生剛入校,不明確專業的教學內容,對于學習的熱情不高,缺乏對職業規劃的認知。因此,學校應該針對學生的專業進行就業指導教育,幫助學生認知專業的教學內容、教學計劃、職業前景、就業方向等,為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本科生奠定基礎。
(3)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學生來自五湖四海,有著不同的教育背景和生活習慣,在大學校園中生活難免會有不習慣的地方。此外,還要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很容易產生不良的情緒。因此,學校應該對新生展開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處理好人際關系,快速融入大學生活。
(4)安全教育。結合本科生的心理年齡特點不難發現,學生安全意識薄弱,自我保護意識欠缺。因此,學校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展開安全教育,提高學生應對突發災害的能力,例如火災、地震等。
入學教育課程化對于學生快速適應大學生活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通過入學教育的探索與實踐,逐漸完善教學內容,使本科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熟悉學校的規章制度,明確職業規劃的方向和奮斗的目標,適應學校的生活,做一名合格的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