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高中化學是學習系統學習化學知識的重要階段,教師采取科學的實驗教學方法展開知識教學,學生實驗能力將明顯提升,掌握深邃的化學原理.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應注意的問題進行了探究,提出了核心素養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實驗教學;高中化學

作者:張盛
化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高中化學知識探索中,實驗貫穿教學始終.高中化學實驗有利于讓學生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識,構建高中化學認知體系,讓學生對原理有深層次認識,從而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開展核心素養下的實驗教學課堂,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職業素質,進一步認識化學學科、化學課堂,總結及凝練教學方法,從而提升學生化學水平.因此,本文探究核心素養下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策略.
一、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教師讓學生認識實驗教學,從而掌握實驗規律,讓學生理解化學原理.教師在課堂上往往會幫助學生演示化學實驗,因此,演示的實驗應當具有直觀特點,從而幫助學生加深實驗印象.比如,學習氯氣及氫氣在光照下爆炸的現象,這種現象會刺激學生感官,通過這種類型實驗學生能更加清晰的認識實驗本質,掌握實驗步驟,教師在實驗操作時應當保證行為規范.帶來學生進入實驗室學習過程中,學生均會以教師實驗為例完成操作,但教師操作存在不規范問題,便容易讓學生在實驗室出現問題,發生與教師類似的錯誤.若實驗無法在實驗室完成,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多媒體展示實驗,一般情況下,網絡上發布的教學實驗素材,較為準確,教師可選擇適合學生的視頻材料,讓學生清晰認識實驗過程.
第二,教師在實驗操作時,規范自身行為.教師每一步實驗均需要根據實驗步驟展開,其中,包括儀器擺放方法及實驗裝置拼接方法,這些動作教師均應當力求完美.教師的舉動會影響學生實驗,也是保障實驗成功的前提,教師的嚴謹實驗行為能讓學生養成嚴謹、細致的習慣,若教師單純讓學生看到實驗現象,忽視實驗過程,這種實驗方式只會得到學生表面認同,但整體實驗相對失敗,沒有讓學生在思想上形成認知,也無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二、核心素養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策略
1.挖掘教材資源,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化學實驗開展前,教師應當讓學生熟悉書本內容,部分學生已經適應這種常規教學模式,根據課本內容照本宣科學習,該教學模式下,學生對化學實驗思考程度不足,因此,教學過程中無法幫助學生培養自主學習意識,甚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實際操作環節,依靠現代化教學手段為學生帶來演示實驗,這種實驗方式學生沒有動手操作體驗,因此,學生只能理解實驗表象,無法掌握實驗核心內涵.新時期,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擺在重要位置,包括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理解能力.教師在教學時應當立足于課本,對課本內容有充分研究,利用課本知識培養學生化學文化素養、探究能力,使學生將課堂上學習到的化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將課本內容回歸生活.比如,教師為學生講解二價鐵及三價鐵轉化實驗時,可利用課本內容讓學生探究,結合實驗素材,讓學生親自實驗,感受實驗過程,掌握課本知識內涵.學校也要加大力度讓學生準備實驗需要的素材,比如,鐵粉、硫酸鐵溶液及氯化鐵溶液、銅片、稀硫酸等,若學生在課堂中無法展開實驗,則可讓學生劃分小組共同完成實驗,教師為每個小組布置任務,課本中主要研究的問題是探究二價鐵氧化性及三價鐵氧化性,教師以此為目標讓學生探究知識,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2.引導學生改造課堂實驗,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課堂教學中,部分實驗過程較為復雜,其中還會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只加入自身對實驗的思考,還需對實驗進行改造,激發自身創新能力.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應當找到其中不合理的部分,根據實驗安全性設計實驗,在保證安全、環保的情況下,經過自身對實驗的思考,或者查閱文獻對實驗進行創造,這種情況下也能將課本中的問題解決.改造實驗過程也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增加對實驗學習的熱愛,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能將精力投入,激發學生創新能力及動手實踐能力.教師在實驗教學前應當注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師與學生需要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訓練及學習內容,收獲更佳的學習成果.
3.利用化學實驗創造真實情景
化學教學情景是以教學目標為主導的具有情感性及真實性、針對性情景,在趣味性教學情景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掌握課本學習的知識.化學課堂情景的作用是引起學生課堂學習情感,使這種情感貫穿在課堂始終,創造性教學情景下,教師應當對教材內容深度解讀,找到知識切入點,利用情感激發學生學習欲望,保證教學情景適當,為課堂學習帶來生機與活力,高中化學教學中,利用化學實驗創造情景是可觀的方式,不只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學生積極解答問題,為化學核心素養形成奠定基礎.比如,學習“鐵與化合物的氧化性及還原性”學習過程中,教師設計實驗“調制雞尾酒”,教師先展示“藍酒”、“黃酒”、“白酒”三杯酒的調制方式(硫酸銅、氯化鐵、硫氰酸鉀),通過氯化鐵及硫氰酸鉀調制紅色溶液,將紅色溶液取出一半加入維C調制白色溶液,觀察不同顏色溶液,讓學生分析“雞尾酒”的調制方式,從而使學生帶著疑問進入課堂學習.通過這種生活化的趣味實驗,既能緊扣教學情節,凸顯學習重點,也能激發學生學習欲望,使學生在認知上產生沖突,激發學生學習思維的同時,使學生轉變學習方式,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4.創設探究性實驗解決化學問題
開放性探究實驗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從而提升學生收集信息能力及獲取知識能力、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能力、交流及合作能力.教師在開放性探究實驗下應當自既有生活實驗出發,提出有意義的問題進行探究,讓學生逐漸掌握問題的解決辦法.開放性探究實驗讓學生在日常情景中體會化學知識的實用性,感受化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并引導學生利用化學知識設計實驗方案.比如,學習“鐵與化合物的氧化性及還原性”知識時,設計開放性探究實驗,教師可先提出三個驅動性問題:“①補鐵劑中鐵元素價態為多少?②藥品表面薄膜的作用是什么?③維生素C性質是什么?”教師提出三個問題后,學生查閱資料結合既有的知識找到問題探索思路,設計優化實驗,完成對課程內容的探索.開放性問題一般源自生活實際,具有較強的趣味性,能調動學生學習欲望,提升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及創新能力,讓學生養成團隊協作的習慣.教師鼓勵學生展開綜合性的實驗項目,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同時,讓學生形成化學核心素養.
5.設計綠色實驗,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綠色實驗在設計時,教師可巧用多媒體工具,比如,教師緊扣高中化學教學目標,樹立綠色教育理念,提升化學實驗原子利用率,對實驗原理、儀器、裝置、方法進行優化,選擇綠色化學主題實驗,注重綠色規劃原則,達成既定的教學目標.在綠色化學實驗設計時應當重視替代催化劑及器材、試劑、溶劑的物品,控制化學實驗帶來的污染,提升綠色實驗效益.比如,選擇實驗材料時,可將CCl4代替石油醚,從而降低石油醚對環境帶來的污染.實驗試劑也要合理選取,若過量使用試劑,則會造成資源浪費及環境污染,教師也要對實驗項目進行串聯設計,使藥品與試劑重復使用,提升化學資源利用率,在實驗過程中推薦使用無毒試劑.現階段,微化學實驗對傳統實驗裝置及原料等進行改進,降低資源浪費,控制生態環境破壞,這種實驗方法在高中化學教學時也可大范圍利用,提升高中化學實驗安全性,減輕化學實驗對生態環境的污染.
高中化學實驗不只能提升學生動手能力、思維能力,也能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科學探究化學知識,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讓學生改進化學實驗,將化學知識回歸到生活實際.高中階段的化學學習必然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因此,在化學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劉竟男,宮麗紅.高中化學教科書中“潛臺詞”的研究[J].化學教育(中英文),2020,41(13):11-16.
[2]劉曉明.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微粒觀的培養[J].西部素質教育,2020,6(12):73-74.
推薦閱讀:化學反應工程領域有哪些sci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