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本人就參加遼寧省濱海路長興島至地藏庵段公路新建工程二標段、遼寧省濱海公路瓦房店段紅沿河-大咀一期工程一標段,遼寧省大猴線一級公路改建工程、遼寧省濱海公路大連復州灣鹽場納潮工程施工、大連長興島臨港工業區廠區道路、大連市長興島臨港工業區交流島新建屯通工程及國道城八公路主干線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現結合這些工程施工的實踐,對公路路基施工中的質量通病控制談一些粗淺的認識。根據目前公路施工實踐中對路基不均勻下沉等質量通病防治,在施工中確實應該采取有力措施,從而達到建精品工程的目的。
關鍵字:路基工程 質量通病 防治
1、 通病特征
1.1 填方路堤施工后沉降迅速或不均勻沉陷,路面縱橫坡變碎、行車顛簸。
1.2 路面出現縱向裂縫,嚴重時裂縫變寬,裂縫向土路肩邊緣伸展,裂縫處呈現錯臺,形成滑裂面。
1.3 路面出現橫向通裂,裂縫處出現錯臺。
2、施工現場質量通病產生原因
2.1 軟基處理未達到設計深度,原材料進場未按產品質量要求嚴格檢驗,導致處理效果達不到設計要求。
2.2 軟土地基路段路堤填土速度過快。
2.3 使用不適宜的填料又未采取相應的改良措施或措施不到位。
2.4 不同土類的填料混填或分段填筑形成抗水性、壓縮性的變異。
2.5 填挖交界或非全寬填筑或分段填筑時交接面未作妥善處置形成的沉降差。
2.6 施工中不注意路基排水,遇雨浸泡路基,后續施工中又未能及時復壓。
2.7 路堤填料含水量控制不嚴,填土壓實度達不到要求。
2.8 分層填土輾壓時壓實層厚度偏厚,壓實質量差。
2.9 分層填土未經初步找平,壓實不均勻。
2.10 施工檢測取樣未按規程操作,實測壓實度存在虛假現象。
2.11 巨粒土或粗粒土中所含漂石粒徑過大難以壓實均勻。
2.12 高塑性粘性土填筑路堤工序不連續,造成工后壓實度下降。
2.13 特殊地區的路基施工未按規范操作
以上特征統稱路基不均勻下沉,公路路基是基礎,而路基不均勻下沉是目前公路建設中比較常見的、對安全最不利的病害,輕者能造成車輛填簸,重者車毀人亡。如何根治這個通病尤為重要。
3、在工程管理中采取了防治質量通病措施
施工單位必須根據交通部有關施工規范、規程、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及建設單位招標文件要求、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提出自檢要求,對施工全過程實施有效的質量控制和管理,在交工驗收時,施工單位應提交完整真實的施工原始記錄、試驗檢測數據、分項工程自檢數據等質量保證資料,采取如下措施:
3.1嚴把填筑路基材料質量
施工前,首先對設計的土場進行認真核定,淤泥、沼澤土、凍土、有機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樹根和含有腐殖物質的土不得用作路基填料,對一些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數大于26、含水量超過的土、不得直接作為路堤填料,需要應用時,必須采用滿足設計要求的技術措施,經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粉煤灰作為填料使用時,用量不得超過填料總量的50%。燒失量小于12%,塑性指數不大于4%。對于施工操作較困難的填筑材料在造價增加不大的情況下,使用碎石土和風化砂礫,對低液限的粘土場進行了調整,這樣既方便了施工,同時也為保證路基質量創造了條件。
3.2采用“一溝三用”法
路基的穩定與水息息相關,為此要求施工單位在開工時首先做好排水,有排水設計路段按設計開挖土質邊溝,無排水溝設計路段的路基兩側挖上口1.2m寬、深0.6m的三角形或梯形邊溝。具有三個作用:一是解決路基排水;二是在路基施工中防止施工車輛輾壓耕地,在公路投入使用后,防止行人和車輛在平坡段上路,提高公路通行能力;三是降低路基基底的地表水位,同時挖出的種植土留做后期生物防護用土。
3.3采用“高程控制樁水平分層填筑法”
路基土方填筑的質量決定路基壓實度,因此應增設一些高程控制牌,用來控制高程。根據路槽頂面標高下反同一厚度水平掛線施工,每個作業面須用平地機精平后方可碾壓,使路基均衡穩定。
3.4加大路基處理力度
路堤修筑范圍內,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應用原地土或砂性土回填,并按規定壓實,原地基為耕地或松土時,應先清除有機土、種植土、草皮等,清除深度應達到設計要求,一般不小于15CM,平整后按規定壓實,基底的原狀土強度不符合要求時,應進行換填,換填深度應不小于30CM,并予以分層壓實到規定要求,當路堤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80厘米)時,基底壓實度不宜小于路床壓實度標準,當路堤基底橫坡陡于1:5時,基底坡面應挖成臺階,臺階寬度不小于1M,并予以夯實。在填方高度較低的情況下,要加大路基處理力度,低填淺挖段,根據干燥和中濕、潮濕、過濕狀況下處理深度要適當,采用中粗砂或碎石土等粗粒徑材料填筑,使路基穩定。特別是對水田段應采取土工格柵處理,保證路基均勻沉降,不但能加快工程進度,而且降低了工程造價,根據實際使用情況來看,效果很好。
3.5路槽驗收采用雙控指標
路基封層后進行路槽驗收,采用壓實度和回彈彎沉雙控法。彎沉的反射深度在80cm左右,因此更能反映路基整體的填筑質量。只有在兩者都必須合格后方可進行路面基層、墊層施工,經實際施工后,檢測合格率為100%。
3.6加鋪補強土工格柵
為了降低路基不均勻沉陷造成的破壞,對舊路利用段、低填淺挖、填挖交界處、潮濕水田段、橋頭等薄弱路段進行加鋪土工格柵。利用格柵表面與土的摩擦作用、格柵孔眼對土的鎖定作用和格柵肋的被動抗阻作用。三種作用均能充分約束土的顆粒側向位移,從而大大地增加了土體的自身穩定性,對土的加固效果,明顯高于其他土工織物。增強路面的強度和剛度,延長使用壽命。
3.7雨期填筑路堤
雨期路堤施工地段除施工車輛外,應嚴格控制其他車輛在施工場地通行。在填筑路堤前,應在填方坡腳以外挖掘排水溝,保持場地不積水,如原地面松軟,應采取換填措施。應選用透水性好的碎(卵)石土、砂礫、石方碎渣和砂類土作為填料。利用挖方土作填方時應隨挖隨填及時壓實。含水量過大無法晾干的土不得用作雨期施工填料。路堤應分層填筑。每一層的表面,應做成2%~4%的排水橫坡。當天填筑的土層應當天完成壓實。雨期填筑路堤需借土時,取土坑距離填方坡腳不宜小于3m。平原區路基縱向取土時,取土坑深度一般不宜大于1m。
3.8地基處理要點
施工順序:無論何種處理方法,都應按設計要求先開溝排水,再清表整平原地面,做好填前壓實,并整出一定的橫坡度。設計豎向排水體處理的地基,應在鋪設下半層砂或砂礫墊層后,方可打設排水體。排水體頂端,應按設計預留一定的長度(30cm左右),最后再鋪設上半層砂或砂礫層。 設計采用復合地基處理的地基,應在原地面整平后,采用輕型碾壓機械適當碾壓,使之符合規范和設計要求后,再作地基處理。溝塘必須在清淤換填分層碾壓至相鄰地面高程后,方可進行地基處理。所有用于地基處理的材料,都必須按規范和設計要求的質量指標采購、堆放和使用。
3.9保證施工質量的措施要求
軟基采用塑料排水板處理時,其機械設備性能應符合接地壓力與處理地基的承載力相適應;打設塑料排水板嚴禁出現扭結、斷裂和撕破濾膜等現象。剪斷板體時,要預留足夠的外露長度。施工中,應按設計要求嚴格控制板體的打設標高。土工織物鋪設時,要求做到繃拉無皺折。
水泥攪拌樁處理時,其施工機械應按水泥噴入的形態(即粉噴法或濕噴法),采用不同的施工機械組合。采用粉噴法,其粉體發送器必須配有粉料計量裝置,并準確記錄水泥的瞬時噴入量和累計噴入量,施工前應先以實際使用的水泥,進行室內配方試驗,符合設計要求后應進行不少于5根的成樁工藝試驗,取得滿足設計噴入量的鉆進速度、提升速度、攪拌速度、噴氣壓力、單位時間噴灰量等技術參數;確定攪拌的均勻性;掌握下鉆樁提升的阻力情況,選擇合理的技術措施;根據地層、地質情況確定復噴范圍。復攪深度必須保證大于6m,粉噴樁的檢測可采用靜力觸探或鉆芯取樣試驗法。
擠密碎石樁處理時,需采用DE40-60系列管式振動沉樁機,內置平底活頁式樁尖,樁管直徑一般為377mm或426mm,并設有二次投料口,最大沉樁深度能達20m.施工順序從四周邊開始向中心進行,相鄰兩根樁必須跳躍間打。施工過程中,應及時挖除樁管帶出的泥土,孔口泥土不得掉入孔口。施工中應記錄沉樁深度、制樁時間,每次碎石灌入量,反插次數等,并按規定作質量自檢記錄,施工中如發現土層有較大變化,投料量或沉樁速度異常應立即停工,并報告監理。
3.10路堤填筑要點
路堤填筑與速率控制:地基處理完成后,應適時進行路堤填筑。對于豎向排水體處理地基完成后,即可填筑;對于水泥攪拌樁處理的地基,應在一個月后填筑。其填筑速率要動態控制,當日變形量沉降不大于10mm/d,水平位移不大于3mm/d時,一般可以正常填筑;若日變形(沉降和位移)陡增,就必須增加測次,分析原因,并及時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停止加載或減緩填土速率或卸載等)。填筑寬度,應按設計施工坡率超寬碾壓要求控制。攤鋪厚度,要拉線控制,并經常檢查。堆載預壓與沉降補方:堆載預壓時間越長,工后沉降就越小。因此,對有預壓要求的路段,在施工中應盡可能早地安排堆載。堆載頂面要平整密實有橫坡。沉降后應及時補方,一次補方厚度不應超過一層填筑的厚度,并適當壓實。施工單位每月均應測定沉降量,并向監理報告一次。嚴禁在預壓期不補填,而在預壓后期,或在路面施工時一次補填的做法,以免引起過大的沉降發生。位移觀測:對于路堤施工的安全穩定,位移的觀測比沉降觀測更重要。施工時必須按規定埋設位移觀測樁,并堅持正常觀測記錄。
結束語:綜上所述,根據目前公路施工實踐中對路基不均勻下沉等質量通病控制,在施工中確實應該采取有力措施,在施工前一定要做好充分準備工作,施工中一定要加強管理,一絲不茍地按操作規程進行施工,對于施工中出現的問題要具體分析原因,作出對策及時解決,為以后作借鑒,不致再出現同樣現象,從而達到建精品工程的目的,保證工程的質量和整個工程的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1、JTG D60—2004 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
2、JTG E30—2005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試驗規程
3、JTJ 041—2000 公路橋涵施工設計技術規范
4、JTG F80/1-2004 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第一冊(土建工程)
5、公路工程管理與實務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年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