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當前法律意識管理的新發展方向有哪些呢?同時在法律建設當中應該如何去加強對法學管理的新應用呢,在現在來說法律的建設管理對我們自身權益的保護有什么影響及意義呢,應該如何通過法律手段來保護自己的權益呢?《行政法學研究》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行政法學研究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行政法學研究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行政法學研究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摘要:法律意識形態的價值屬性并非是抽象的,它對法律活動也有著實際的影響。有些專業人士認為我國現階段法律意識的作用是為國家培養幫助國家社會建設的人才,也有些專業人士認為我國的法律意識的作用是決定了法律活動的發展方向。在我國,無論是立法活動、司法活動還是執法活動都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都需要方向上的指導,這也就是法律意識形態存在的最重要的原因。
關鍵詞:法律意識,意識形態,法學價值
Abstract: the value of legal ideology attribute is not abstract, it also has practical impact on legal activities. Some professionals believe that the role of the legal consciousness is at the present stage in China as a national training to help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social talents, also some professionals believe that the role of our country's legal consciousness is to decid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legal activities. In our country, both in legislation and judicial activities and law enforcement has the problems of one sort or another, all need direction, the direction of which is legal ideology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Key words: legal consciousness, ideology, law value
一、法律意識形態從一定的標準中體現反映了人們的法律價值觀
在人們最基本的法律意識當中,他們意識形態下的法律思想具有傾向性、影響力和感知性。與此同時,一般的法律意識只能當做一個普通的法律現象,它是人們因為看到某一件觸動法律的事情后所表達出來的主觀思想和心理感受,而且由于人們的思維能力、知識水平的不同所反映出來的行為方式和心理活動也有所不同。它是人們在法律思想以及法律意識這兩方面的真實的體現和表達。根據所規定的標準,從人們的具體的表現出發,我們可以將他們的心里形式劃分成兩大類,第一種是感性法律意識,第二種是理性法律意識。通俗點講,法律意識形態就是人們法律意識當中的法律思想,但不是所有的法律思想都可以稱之為法律意識形態,只有那一部分最具代表性的才能被稱之為法律意識形態。
法律意識形態是一個具有相當分析力和解釋力的學術概念,法律意識形態需要哲理和法理的雙重理論基礎與支撐。法律意識形態還具有價值性,它表現為人們的法律價值觀和政治傾向性決定了法律社會的走向。法律意識形態是法律意識中最具有指導意義的一面,對我國社會的法律活動的方向具有指引的作用。本文會針對法律意識形態的價值屬性進行分析,讓人們更多的了解到法律意識形態的重要性。
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學習法律、懂的法律、遵守法律,可以說每個人都有專屬于自己的真實的法律思想。例如從事法律工作的律師、法學研究員,當他們遇到某些已經發生的法律事件后,他們會根據所學的相關知識、相關操作流程進行處理,這就是他們的法律思想。當一些普通的農民工、操作工遇到某些發生的法律事情后,他們也會處理,但是他們的處理方式大多都是根據先前遇到類似事情后所學習到的知識,那些知識就變成了他們的法律思想,所以他們的法律思想不管是在真實性還是理論性亦或者系統性上,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且他們的具體意義與實際作用也有些許不同。所以每當出現法律事件時,只有那些具有價值屬性的法律思想才能成為真正有用的法律意識形態。 法律意識形態是意識形態的一個分支,它是法理學和法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意識形態研究和法學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這么說,法律意識形態反應法律價值觀,而法律價值觀又是法律意識形態的實質。但是對法律意識形態這一問題,我國目前的研究還十分的薄弱,例如沒有將法律意識形態的范疇特定化;沒有將法律意識形態的范疇體系化;沒有將法律意識形態的范疇與相關范疇相區分等等。
法律意識形態反映的是人們對于法律事件或者法律問題的看法、態度以及價值觀和政治傾向。當人們面對那些法律問題或者已經發生的法律事件后,無論這個問題或者事件相關機關或者企業已經作出了怎么樣的說明或者解釋,公眾還是會對該問題或者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這就是人們法律思想的體現。
人們就某些法律問題或者已發生的法律事件而言,所表達的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可能是肯定的,也可能是否定的。但不管是肯定的態度還是否定的態度,呈現給其他人的都是人們自己的立場和就該問題或者事件的觀點和看法,這種觀點和看法就具備了一定的法律意識形態的基本屬性,也可以說成這是某些法律意識形態的直接反映。不管是自由主義還是馬克思列寧主義,亦或者當今社會上存在社會學和政治學,這些都是構成意識形態的部分,也就是說從某些方面而言,其實意識形態和社會科學理論是相通的,它們都是對社會活動進行解釋說明的系統方法,都能夠提出相關的科學理論來為人們了解社會提供服務。但是,意識形態和社會科學理論之間也不能劃上等號,他們之間還是有區別的,主要的區別體現在兩點:社會科學理論中是沒有相對簡單的價值判斷而且這些理論都是人們在不斷探索驗證過的事實,而意識形態卻有著相對完成的價值觀體系并且意識形態會將所說的驗證過的事實歸入其中的同時加入其它的內容,讓它所包含的范圍遠遠超過既有的事實。所以,法律意識形態的內容較為豐富,且每個人的法律意識形態都大不相同,這也就說明了法律意識形態具有價值觀和政治傾向性。

二、法律意識形態決定了法律活動的發展方向
法律意識形態的另一個作用即價值判斷,它可以讓人們以法律意識形態為依據對相關的法律問題和法律事件做出判斷和結論。一方面人們在以法律意識形態為依據的時候,就是對其基本法律的肯定和贊同,這就可以指導人們正確的法律實踐;另一方面,當人們在以法律意識形態為依據的時候,也可以對不合理的法律進行批判,從而確立新的法律觀念。
主流法律意識形態決定了社會法律活動的方向,它會因為其在法律意識形態體系中地位的不同而不同。我們從法律意識的作用出發,可以將法律意識形態分為主流法律意識形態預計非主流法律意識形態兩種。統治階級的法律思想往往就是主流法律意識形態,被統治的階級或者社會其他階層的法律思想往往是非主流法律意識形態,非主流法律意識形態會根據其所屬的階級地位的提高而提高。當然,也只有統治階級中主要的的法律思想才是法律意識形態,其余的法律思想不屬于法律意識形態的范疇。
三、總結
當今社會,人們對于法律意識形態雖然有著自己的認識,但對于法律意識形態真正的概念人仍然模糊不清,這也是因為法律意識形式的復雜性所決定的。法律意識形態介于意識形態和法律意識之間的概念,不同于簡單的意識形態和法律意識。本文,我們了解到了法律意識形態的價值屬性,它是法律價值觀的具體反映。當然,在探尋法律意識上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