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在市場制度下,一個企業家怎么才能夠賺錢?發現社會存在沒有被滿足的需要,就能賺錢。比如說新東方教英語,他發現老百姓要學英語,而現在的英語教育有很多缺陷,他就創造了一種新的英語教學方法。通過這個,他就賺了大錢,現在成為上市公司。
有人說生產就是財富的創造。不一定。比如說種糧食是生產,種糧食能不能創造財富?不一定的,那要看是誰去種糧食,在哪塊地上種。如果你搞錯了,讓不會種糧的人去種糧,在不該種糧的地方去種糧,那你就消滅了財富。改革以前,為什么我們搞生產卻還是貧窮,而改革開放以后我們不那么窮了,原因就是我們講究賺錢了,賺錢才是財富的創造。
我們吃早飯、坐車、買東西、坐飛機,所有的活動都是企業提供的,所以企業一方面賺了錢,一方面為社會提供了各式各樣的物質以及條件。企業還創造了就業機會,所以我們埋怨企業只管賺錢是沒有道理的。
當然,我們反對企業搞壟斷、欺行霸市或者用不法行為牟利,這是企業的毛病,我們要反對。但是在公平合法競爭、自由選擇當中,企業賺錢是為社會服務。只是他們跟工人、農民通過勞動來賺錢不一樣,所以經常被誤解和扭曲。
我們要鼓勵企業家去賺錢,因為他們在賺錢的時候給社會帶來了好處,是具有公益性質的。我覺得大部分的企業家恐怕也沒有認識到自己做的事情是有公益性、對社會有好處的。如果企業家能看到自己對社會的這層公益性,或許會用另外一種眼光看待自己的企業,不是單純的一種盈利性,而會把企業做得更好。
企業家是一種什么樣的人呢?他們的社會功能就是創造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