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健美操教學任務之一就是完善學生體形,培養其正確的姿態,并進行審美教育.可是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往往忽略基本姿態的教學,多數學生缺乏正確、優美的身體姿態,致使動作質量下降,影響了健美操教學效果.要改變這種不良現狀,就應充分認識到在健美操教學中培養學生基本姿態的重要性,并在教學實踐中努力探索培養學生基本姿態的方法.文章發表在《田徑》上,是高級教師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健美操是在音樂伴奏下,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有氧運動為基礎,達到增進健康、塑造形體和娛樂目的的一項體育運動。健美操不僅突出動作“健”和“力”的特點,而且更強調“美”的特點。這在2005-2008版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將人體語言藝術和體育美學融為一體,使健美操成為一個極具觀賞性的體育運動項目。“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這是古人對日常生活中立、坐、行、臥等基本姿態提出的要求。對于健美操運動員,姿態可以反映他的藝術造詣。優秀的健美操運動員必須具備健美的形體、
優美的姿態,這樣才會給人帶來和諧的美感,才能流暢自如地表達健美操的健、力、美。學習健美操,要求學生要有較強的審美情趣,要有認識美、發現美、表現美的意識,這是健美操成功的關鍵所在。而形體訓練則具有培養人的審美情趣、優雅姿態的作用,因此本文探
討了形體訓練融入健美操課是否能夠解決健美操動作的規范性、表現力、藝術性的問題。
1.形體和形體訓練的基本概念
1.1形體
形體是指人體結構的外在表現,具體講就是人體的外形。它是一門藝術,包括體型、姿態等。形體美則是建立在人體正常發育基礎上,沒有畸型,沒有缺陷,全身協調,舉止和諧。衡量人體體型美的主要因素包括均衡、對稱、對比曲線。姿態美既包括人體本身的靜態美也包括運動中的動態美,具體表現為站立、行走、坐臥三個方面。人體只有在四肢、軀干、頭部及五官的合理配合下才能顯示出姿態優美、體型勻稱的整體美。
1.2形體訓練
形體訓練是以人體科學理論為基礎,通過徒手或利用各種器械等手段來改善人體的原始狀態,提高人體良好形態的控制能力和表現能力等的基本素質訓練。它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勻稱和諧的發展人體,塑造體型,培養正確優美的姿態和動作,增強體質。促進人體形態更加完美的一種體育運動。形體訓練集健身、健美、健心為一體,其本質是“內化”道德情操,“外化”行為氣質。形體訓練的目的,一是為了表演、比賽而進行的專fliJII練,如體操運動員、舞蹈演l32員的專業形體訓練。另一種是健身俱樂部的大眾性形體訓練,它是
為了獲得健美體形、優雅姿態而進行的身體練習。
2.形體訓練對人的影響
2.1完善體形,增強自信
坐、立、行、臥體現了一個人的基本姿態。良好的基本姿態給人以賞心悅目的美感。一個人的姿態具有較強的可塑性,也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形體練習自始至終要求練習者保持良好的姿態:挺胸、收腹、立腰、梗頭、大腿和臀部夾緊上提以保持舒展、挺拔、剮健、優美、
端莊、典雅的體態,既給人以精力充沛之感,又蘊含著極大的藝術魅力。形體訓練的內容和方法多種多樣。全身的每個部位如頸、肩、胸、腰、腹、臀、腿都有各自獨立的訓練體系,可以是徒手練習也可以利用把桿來輔助。通過堅持訓練可使兒童少年形成正確地身體姿態;
使青年人動作優美,體態矯健;使中老年人延緩身體衰退,保持良好體形。總之,通過形體訓練使畸形不良或不正確姿態得以糾正,不僅塑造良好的身體外形,也增強學生的自信。
2.2發展身體素質
形體訓練多是靜力性活動和控制能力的練習。它對足步、姿態、平衡與穩定、移動等都有比較詳細的要求,形體練習通過不同的訓練方式,可提高練習者的柔韌、協調、靈活性、控制能力、力量及耐力等身體素質。尤其是力量和柔韌素質,它們的優劣直接關系到形體
的控制力和表現力。力量是指身體或身體某部位用力的能力,是肌肉收縮或緊張時表現出來的。通過擦地、踢腿、繃、勾腳等練習,可增強力量素質。
形體訓練中采用拉肩,下橋,體前、側、后屈,壓、踢控腿等練習來發展練習者的柔韌性。長期的柔韌性練習能夠改善和提高關節的靈活性,增強關節的彈性和伸展能力;柔韌練習還有利于肌肉間協調能力的改善,加強肌肉的行為能力。
2.3培養高雅氣質,提高審美情趣
形體訓練是在緩慢、優雅的音樂中通過各種體位變化和肢體的屈伸、合展、踢、拉、控、壓等基本動作的練習,感受肌肉的用力。加強全身的控制力和平衡力,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動作的感染力,增強肌肉的彈性和靈活性,促進身體正確姿勢和體態的形成。在運動中。通過人體點與線的移動,形成各種動靜姿態組合;通過練習者的面、頭、頸、胸、腰、胯、臀、膝、臂、手、足及各部分表情動作的結合,體現出優美的形態,給人以美的享受,提高人們的審美情趣。形體訓練是融音樂、舞蹈、體操于一體的體育活動,對培養學生的審美觀、高雅氣質,提高美的鑒賞能力具有獨特的作用。
2.4增強藝術修養音樂和舞蹈是形體訓練的重要內容。音樂是形體訓練的靈魂,它是形體訓練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音樂能夠傳達人的思想感情,是表現生活感受的一種表現性藝術,是一種高雅的藝術形式,是塑美的重要手段。音樂通過優美的旋律、動感的節奏,塑造一種意
境、一種氣氛,使聽者的心靈升華。豐富練習者的想象力和表現力,激發練習者的激情,使枯燥的練習變得生動有趣。在愉悅的環境中既塑造了形體又提高了練習者的音樂素養。舞蹈是一種綜合性的人體動態造型藝術,它把人體作為表現手段,通過有組織有變化的節奏、動作和姿態等來構成舞蹈美的形象。形體訓練吸收了各種舞蹈的基本動作,通過舞蹈訓練,能夠培養良好姿態,發展動作的協調性、節奏感,培養人的創造力、表現力和鑒賞力。音樂和舞蹈作為形體訓練課重要內容,在增強身體素質的同時,陶冶了情操,提高了他們的音樂、舞蹈修養和審美能力。
3形體訓練在健美操課中的重要作用
3.1形體訓練融入健美操課,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
一般人初次接觸健美操時往往很難準確的表達身體的美感。由于健美操并不是短短幾天就能領悟到它的內在美并加以表現的,所以學生往往會因學習效果不明顯如動作笨拙不協調而急躁,產生厭倦情緒甚至放棄。針對學生的動作不協調等情況,在健美操教學中
加入形體訓練教學,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形體訓練的基本動作簡單,在優美音樂的伴奏下進行練習,比較容易掌握且不容易感到疲勞,并產生一種愉快的感覺,學生可達到學習的最佳狀態從而提高上課的積極性。
3_2形體訓練改善身體形態,增加整體美感
形體訓練自始至終要求練習者保持良好的姿態,頭、頸、胸、腰、胯、臀、膝、臂、手、足等均有細膩的要求,幫助練習者糾正肩、胸、腿等的不良姿態,使身體端正、挺拔,以健美的形體、優雅的姿態體現最佳的動作效果。以柔韌素質為例。柔韌性是提高姿態美和動作美的關鍵,又是增加動作幅度與優美度的基礎。形體訓練中壓肩、拉肩,下橋,體前,側,后屈,壓腿,踢控腿等練習能提高人體的柔韌性。長期的柔韌性練習能夠改善和提高關節的靈活性,增強關節的彈性和伸展能力,從而加大動作的幅度、穩定性和身體的彈動能力;柔韌性練習還有利于肌肉間協調能力的改善,從而提高身體的協調能力,加強肌肉的行為能力。具有良好柔韌性、協調性的健美操練習者能夠瀟灑自如地把每個動作發揮到最大極限,使得動作姿態更規范優美;而且良好的柔韌性使得表演者動作幅度加大,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舞臺,擴大了表演的空間,給人以美的享受。
3.3形體訓練可培養學生高雅氣質,突出健美操藝術性
形體訓練課的重要意義在于形體訓練是塑造學生外美內秀良好氣質、提高形體美的手段之一。氣質是一個人外在美和內在美的綜合表現,氣質反映了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外在美具有先天性,內在美則通過后天不斷學習而逐步形成。形體訓練在外形上培養其優美姿態,而在潛移默化中給予其個性的培養,優雅氣質于無形中形成。實踐證明,接受過形體訓練的學生,其精神風貌,品格氣質與形體訓練前的學生自己均有明顯的區別。在健美操學習表演中利用高雅氣質來表現美,能使健美操的藝術性、表現力更加突出。從而提高健美操的教學學習質量。在健美操藝術化的現代,這樣的訓練增加了獲取優異成績的砝碼。
3.4形體訓練增強學生的藝術修養,促進健美操的掌握
健美操藝術化是健美操的發展趨勢之一,其中音樂和舞蹈修養是其藝術化的具體表現。音樂是健美操的靈魂,舞蹈是練習健美操的重要輔助手段。音樂和舞蹈是形體訓練的重要內容,在形體訓練過程中人們感知音樂、舞蹈的能力逐步得以提高。音樂是心靈語言的藝術,它作用于人的聽覺,使聽者產生一定的聯想和想像,從而感染人的情緒引起運動。一旦學生的情緒融入音樂的意境,人體就會不由自主地隨之活動,而且這種活動的幅度和力度較無音樂狀態下的活動要大得多,有力得多。舞蹈是動態的表情或表現藝術。它用規范化了的有組織有節奏的人體動作來表現人的思想感情的藝術。通過舞蹈訓練,不僅可以發展學生身體的協
調性、柔韌性、靈活性,培養良好的身體姿態,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表現力、創造力、鑒賞力,陶冶情操,對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良好的音樂和舞蹈修養有利于健美操的掌握。
4.結論
(1)形體訓練能夠矯正不良的身體姿勢,改善形體,培養高雅的氣質和風度,從而達到內在美與外在美的和諧統一。形體訓練和健美操的有機結合能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形體練習融入健美操能夠更好的提高健美操所需要的協調、柔韌、力量、身體姿態的控制及對動作美的感受和表現力等專項素質,培養學生自信、端莊、高雅等健美氣質,增強他們的藝術修養,既有利于健美操的學習掌握,也可提高健美操的欣賞價值。
(3)形體訓練和健美操技術動作的練習方法既有相通之處又有一定區別。形體訓練更注重通過一定的體育人文理論知識,使學生帶著一種心理美的人文理念,去塑造人體外在的形體美;而健美操則帶著飽滿“內在”的激情,在改善身體各項機能的同時,表達積極向上的精神和時代感。
高級教師論文發表須知:《田徑》雜志1980年創刊,自創刊以來,深受廣大讀者、田徑運動愛好者以及廣大運動員和教練員的喜愛。雜志主要面向國家隊和各省市隊的教練員、運動員;各青少年體校的教練員、運動員;田徑科研工作者;大中小學校的體育教師和學生以及廣大田徑運動的愛好者。作為國內惟一一家田徑專業雜志,服務于社會、服務于讀者是《田徑》雜志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