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內容摘要】安全播出是電視媒體的生命線,健全應急管理體系是安全播出的重要保障。本文以電影《薩利機長》《中國機長》應急處置的故事為例,從尊重個體、尊重團隊、尊重規則三個方面,探討在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應急管理中如何建立和加強科學的管理體制、高效的防范機制以及人在安全播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電視播出;應急管理

2016年,美國影片《薩利機長》上映。該片講述了一名叫薩利的機長,在雙發動機都已損毀的情況下,果斷跳過14步操作規程,爭取了關鍵的35秒反應時間,拯救了15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生命。無獨有偶,2019年,國產影片《中國機長》熱映,該片展現了在萬米高空航班突遇極端罕見險情,機長劉傳健憑著過硬的飛行技術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帶領機組人員成功返航,挽救128人生命的故事。片中劉傳健機長“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則”的金句一時間廣泛流傳。
兩部影片同樣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表現了機組人員在極端情況下臨危不亂,果斷應對,正確處置,挽救生命的故事。廣播電視一向堅守“字字千鈞、秒秒政治、天天考試”的政治責任,如何確保電視播出安全,及時排除安全隱患,有效處理突發事故,是廣播電視工作者的首要任務和職責所系。兩部影片對廣播電視安全播出中如何尊重個體、尊重團隊、尊重規則,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一、要樹立安全播出是廣播電視第一要務的意識
對于民航班機來說,在任何情況下,把乘客安全送達目的地,都始終是民航管理部門和乘務人員的第一要務。就廣播電視而言,黨和政府不斷加強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管理,保障廣播電視信號安全優質播出,先后頒布了《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廣播電視設施保護條例》等法規,強調安全播出是電視媒體的生命,是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根本的政治任務。
在電視節目形態不斷創新,硬件設施持續革新的背景下,國家主管部門對導向安全和播出安全方面的要求和規制越來越嚴格。就內容導向而言,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依然嚴峻復雜,守住內容導向關的任務尤其艱巨。就技術保障來說,廣播電視臺技術運行管理逐步走向體系化、過程化、規范化、精細化,①安全播出工作從安全防范轉向安全防范和安全運行管理并重的新階段。
作為廣播電視臺的員工,必須牢固樹立安全播出是廣播電視第一要務的意識,把確保電視節目導向安全和播出安全刻印在心里,落實到每一個崗位和每一個流程中。要提高政治站位和責任意識,杜絕劣播、錯播、停播、漏播等事故隱患,把導向安全和播出安全作為一線干部員工必須長期堅守的首要任務。這不僅需要平日積累扎實牢靠的業務技能,也需要具備針對突發狀況的現場應變處置能力,更需要與時俱進地完善安全播出制度,以提升廣播電視臺安全播出保障管理水平。
二、尊重個體——現場做出決定的人最重要
電影《薩利機長》中,薩利機長憑借經驗節省了35秒的本能反應時間挽救了全體人員的生命。對于一架即將墜毀的飛機來說,人腦不可能像電腦一樣迅速計算出最精準的策略,阻止災難發生最重要的因素是薩利機長積累數十年的飛行經驗,這詮釋了個體價值的真諦。
在現實工作中,沒有人能夠接受萬全訓練的,當事故發生時不可能有足夠時間分析研判,必須要克服心理壓力。在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實踐中,客觀因素給一線員工帶來的壓力是多方面的。日益嚴格的安全播出標準會不斷增加心理壓力,應急處置不當或不及時會產生心理壓力,由此受到的批評和處罰也會產生心理壓力,猝不及防的突發情況更會帶來持續的心理壓力,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導致現場人員畏手畏腳、拖延恐慌,甚至出現誤判和“人為失誤”的情況。筆者多年導控直轉播信號、處理播出過程中的突發情況,對自己發出的指令也曾有過猶豫和懷疑,甚至還會面對質疑。
坦然面對壓力,才會有忠于職守果斷處置的自信。面對極端情況,一線員工要做到“第一時間,第一反應”。就像薩利機長說的,“這不是玩電子游戲,決定需要時間、勇氣”。第一時間發現突發情況,在最快時間內做出正確判斷,并在最短時間內進行有效處置,把負面傳播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才是最重要的,體現了現場“第一響應者”敢于擔當敢于決斷的勇氣。安全播出之重,通常會使得操作者猶豫不定,錯過事故處理的最初時間,可能導致不良內容或者劣質播出效果進一步傳播,造成更嚴重的影響。
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同志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媒體競爭關鍵是人才競爭,媒體優勢核心是人才優勢”。②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充分尊重員工,保障其合理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福利,保護其工作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快培養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黨和人民放心的新聞輿論工作隊伍。
三、尊重團隊——遵循集體協作的工作規律
電影《薩利機長》中,當評審員向薩利機長的壯舉表示敬意時,薩利機長回答的是,“所有這些都是我的副機長、所有機組人員、所有乘客,消防人員、空中交通控制中心、渡輪工作組和潛水警察,是我們一起完成的”。航空飛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從地勤到機組和空中調度的全流程專業化配合,團隊合作是實現安全飛行的重要保障。電影《中國機長》中,在駕駛艙風擋爆裂時,機組人員不能通過語言溝通,依靠平日的訓練達成默契的配合,創造了化險為夷的團隊奇跡。
在電視安全保障一線同樣如此,從“技防”到“人防”,上下游部門建立協調機制,涉及到播出部門、技術部門、節目管理部門、后勤保障部門等諸多部門,沒有一個作風優良、能打硬仗的團隊是無法實現的。沒有過硬的專業知識,沒有精湛的職業技能,就無法與團隊建立良好的溝通、爭取互惠共贏的局面。這就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要認真學習,了解行業動態,關注媒體發展態勢,不斷更新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在實踐中提高工作能力和相應技巧,在關鍵時刻站得出、站得住。直播操作規范和應急預案,能否滿足實際播出的保障要求,需要通過培訓演練來檢驗和固化;另一方面,應急預案也需要通過培訓演練,讓一線員工能夠熟練、準確地把它們轉換為實際操作才能發揮作用,否則再完善的應急預案也只是紙上談兵。
推薦閱讀:電視新聞節目策劃與創意技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