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所謂課外就業指導活動是指在課堂之外的時間進行的和就業指導有關的活動,應該占就業指導課程總學時的一部分學時,通過相關行動研究發現一般占到1/2~2/3的學時比較合理,并且有相應學分。其具體內容包括就業實踐指導、職業咨詢、心理咨詢與心理活動、職業測評、就業專場講座、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與創業大賽等各種比賽。其性質是凸顯就業指導的實踐性、參與性、實訓性、實戰性。其實施渠道可以通過就業實踐活動進行,實習見習中進行,心理工作坊中進行,計算機測評中進行,大學生團日活動中進行,通過招聘會、專場報告、班會進行等。相對課堂就業指導而言,它具有目標導向性、內容廣泛性、組織機制靈活性、時空開放性、選擇自主性和效益綜合性等特點,更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能力,因此它是就業指導課程體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課堂就業指導課的有效補充和延伸。
(一)課外就業指導活動的優勢
1.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在課外就業指導活動中,學生不再是課堂教學的觀眾,被動地接受教師灌輸的內容,而是在真實的情景中,通過自身主動參與,運用思維、情感、感覺,形成對教學內容的深刻理解。
2.強調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就業指導課外活動是將就業指導的知識與課外活動相結合,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實用性與參與性,能夠全方位立體化地訓練大學生各種能力,如溝通表達能力、動手能力、時間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創新能力,還注重對學生團隊精神、敬業精神和求知欲望的培養。
3.凸顯教學的體驗性。課外就業指導活動可以說是一種體驗式教學,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景中,在教師的指導下,經過自我思考、自我體會、自我升華及行為鍛煉,會對學習內容產生深刻的印象。通過實踐的經歷,找到自己將來的職業發展方向,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習目標更為明確,就業準備更加充分。
(二)具體實施方式和案例
1.就業實踐指導。所謂“就業實踐指導”可以形象地比喻為將就業指導課堂搬到用人單位,其操作程序是高校就業指導教師帶領學生到用人單位進行專業見習、實習等社會實踐,針對學生在用人單位完成某項任務的具體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職業行為、職業素質、職業能力等給予相關的職業指導。這種就業指導的針對性更強,還可以與學生的專業相結合,指導形式生動活潑,因此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和理解。例如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幼兒園保育見習(專業見習)的時候,就業指導教師也參與進去,深入幼兒園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幼兒教師的職業素質、職業行為,引導學生在幼兒園這個職業環境下如何與同事、領導、客戶(孩子與家長)有效溝通,引導學生進行職業環境分析與探索,引導學生將單位的用人標準與自己的職業發展相結合,制定大學四年的學習計劃。
2.職業生涯工作坊訓練。職業生涯工作坊的實質是一種團體心理輔導,主持者可根據學習內容針對每期主題設計大量活動,通過游戲、活動、討論、演講等多種方式共同探討某個話題,讓大學生參與、體驗、分享、感悟。通過領悟和內省,幫助大學生獲得認知和行為上的改變,提升自我,它的好處是可以為大學生職業素質的形成提供情景互動。
3.參加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學生參賽的過程也是學生對自己未來的職業進行探索和思考的過程,這對于引發學生對職業生涯的深層思考、明確職業目標、制定具體行動計劃很有幫助。以石家莊學院為例,河北省的職業生涯規劃大賽一般都在年底舉行,我校都在7月份放暑假之前進行學校的復試選拔工作。由于我校的初選比河北省的選拔要早幾個月,因此打算參賽的同學要提早一年開始著手準備工作。他們通過測評軟件測評、去用人單位調查、實習、做兼職等方式進行自我探索和職業探索,通過自己的實踐體驗和深刻思考再進行生涯決策和制定行動計劃,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可以將職業生涯規劃落到實處。雖然這項課外活動不能保證所有同學都參與,但是可以通過少數參賽同學的帶頭示范作用,以點帶面,活躍整個班級的職業生涯規劃氣氛,啟發大家思考職業生涯問題,實踐證明這種方式的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