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在當前有關學生時代的信息管理建設中的新應用管理模式有哪些呢?對于檔案中新科技的應用管理建設都有哪些作用及影響呢?有關現在新科技的發展模式有哪些呢?文章選自:《湖北檔案》,《湖北檔案》(月刊)原名《湖北檔案工作》,創刊于1986年,由湖北檔案雜志社主辦。1986年下半年改名《湖北檔案》。雜志是一份開發檔案信息資源,走進大眾日常生活的文化月刊,辦刊宗旨是開發檔案,服務中心,貼近生活,走進家庭。檔案工作專業刊物。旨在宣傳黨和國家關于檔案工作的方針政策,交流檔案工作經驗,探討檔案學理論,普及檔案業務知識,發表檔案史料,大力開發檔案信息資源,為四化建設服務。
摘要:以科學、實用為標準,按照年級進行劃分。新生入學時,檔案材料側重入學材料的規范整理,可以根據檔案法統一理論,設計形式統一、內容統一的檔案格式,并對新生檔案集中審查,統一建檔。學生在校期間,主要側重社會實踐參與、個人綜臺素質表現等,畢業生離校前,主要是對黨團、成績、獎懲等方面信息的整合。
關鍵詞:信息時代,檔案管理,論文投稿
一、認識欠缺,意識淡薄
由于學校對學生檔案缺少宣傳、即使有了宣傳教育,內容形式也單一,學生對檔案內容了解甚少,對檔案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加上現在就業形式多樣,有的學生畢業后進入私營、外資、合資企業不需要檔案,導致學生認為檔案可有可無,檔案意識淡薄。

二、體制不順,模式落后
(一)由于高校的重視程度不夠,學生檔案管理部門歸口不一,有的放在院檔案室綜合管理,有的放在院學生處統一管理,有的放在各個系分散管理,各行其是[1],這樣混亂的結果導致學生檔案無專人負責,學生檔案管理工作是推諉扯皮,漏洞百出。
(二)現在的檔案管理基本是傳統的手工操作,實體管理,收集材料數量多,整理強度大,效率低,歸檔材料收集困難,得不到及時補充,無法保證材料的完整性和延續性。
三、內容不全面,形式不統一
(一)由于我省實行網絡招生,只需網上閱檔錄取,不需要紙質檔案[2]。新生入學材料像高中學籍鑒定,團組織關系等很容易被忽視,甚至出現有的學生無檔案,致使一些新生歸檔材料內容不全面。加上由于各高中學校歸檔材料范圍不同,學生原始資料形式不統一,比如有的學校給了十幾頁的成長記錄,有的學校給了幾十張綜合素質報告冊。
(二)沒有明確的歸檔范圍和標準。如有的學生成績是原件,有的學生成績是復印件,有的學生部分材料上蓋系公章代替院公章等歸檔范圍混亂[3],另外還缺少反映學生實毆材料(像志愿服務、社會實踐等材料),缺少反映學生實際客觀材料(像學生的誠信度、處分及撤消等)。反映不了學生的客觀實際情況。不利于對學生的全面了解,
四、管理不透明,開發利用率低
在傳統的檔案管理中,過分強調檔案的特殊性、保密性,人為剝奪了學生對自己檔--案的知情權,嚴重降低學生的積極性,加上缺少專業檔案管理人才、專門的現代設備和管理軟件,導致檔案材料從入學時臨時收集,堆積放置,到畢業時突擊整理,完成傳遞。豐富的檔案資源,幾乎沒有被開發和利用過。
在信息時代的今天,隨著數字化、網絡化水平的提高,我認為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高校學生檔案管理:
一、制度保障,加大宣傳,強化檔案意識1 由于國家缺少相關的學生檔案管理制度,而檔案材料的形成牽涉到很多管理部門,這就需要學校制定符合檔案管理必要的規章制度。強調檔案工作的性質、任務、特點,使學生檔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責必究,走上規范有序的軌道。
2 從新生入校宣傳著手,在寄發新生錄取通知書的時候,附帶檔案宣傳材料,并利用學校給新生發放的手機號碼,通過短信平臺。提前宣傳;另外強化校內宣傳,利用現代媒體手段如:校園網絡、校內廣播、宣傳櫥窗等讓學生明白檔案管理是加強素質教育和向社會輸送人才的大事,強化檔案意識。
二、改變模式,創新體系,加強信息時代的學生檔案管理
(一)學??梢愿鶕嶋H情況,建立相對“集中統一”[6]模式,指定專門學生管理機構負責,有條件的可以配置專業人員,這樣既可以節省資源,又可防止責任推諉。另外還要充分利用電子計算機技術,實行檔案的“雙套制”管理模式,所謂“雙套制”指電子文檔歸檔的同時,要將其內容以紙制打印件形式加以歸檔管理,形成兩種介質、兩套內容同一檔案[7],電子、紙質文檔相結合。確保歸檔材料的安全性。
(二)按照信息時代下檔案管理“條塊結合” 的思路,創新體系,提高檔案管理的效率。在條上可以按照信息時代的人事檔案微觀管理體系,[8]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特點不同,專門劃分貧困生檔案,特殊學生檔案,癡迷網絡學生檔案等不同類別,構建有機管理整體。在塊上可以按照人事檔案宏觀管理體系[9]。
三、完善內容,動態更新,實現學生檔案信息化管理
(一)以往歸檔內容反映學生的個性特點很少,不夠具體,例如在評價學生的具體表現時大多都是諸如該生在校期間表現良好,學習刻苦努力等千篇一律的套話?,F在要充分利用現代辦公軟件,建立學生檔案管理系統,增加學生的社會實踐參與能力、誠信體系等客觀性評價材料,完善檔案內容,實現檔案管理信息化。
(二)要分時段及時錄入學生各種新的信息數據,如知識競賽、科技創新、思想政治與道德素養評價、社團活動與文藝發展、技能證書等,動態地記錄大學生的成長歷程,豐富學生信息資源,并由檔案管理人員集中校檢,確保檔案信息完整延續,真實準確。逐步建立學生在校期間一套完整的檔案信息數據庫。
四、透明管理,變革理念,提高檔案的利用率
檔案管理作為學生管理的一部分,提高檔案的利用率,對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學生管理,指導學生的就業等具有重要意義。
(一)要充分提高學生檔案的利用率。首先要提高檔案管理的透明度。這就要求我們要建立專門開放的檔案管理系統,利用網絡平臺,在遵守檔案管理的原則下,確保信息檔案安全和被正當使用情況下,為學生提供各項服務諸如:歸檔內容與時間流程、檔案的功能與利用、投遞規則等方面的咨詢和服務,讓學生充分了解個人檔案內容,提高學生競爭意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學生在校期間,要充分利用檔案管理體系,加大對不同類別學生的教育和培養如: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與幫扶、受處分學生的教育與管理,后進生的引導與轉化等注重過程服務;當前學生就業競爭空前激烈。學生找工作一般提前到畢業前半年,這就要求要充分利用檔案資源,提前為學生準備好各種推薦和自薦材料,方便用人單位及時準確的了解就業學生情況,為學生就業提供及時的服務。加上待業、創業、臨時變換職業等增多,要充分利用現代通訊手段,比如QQ、EMAIL、MSN等及時了解學生情況變化,仔細核實學生畢業去向,確保學生檔案投遞的及時準確,井在網上發布檔案投遞去向,為學生提供可靠的服務,完善目標服務。
總之,在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的今天。充分利用數字化、網絡化等現代科技手段建立標準、規范的檔案信息資源,建立一套完整的學生檔案管理模式,提高學生檔案管理利用水平。是信息時代下學生檔案管理的人勢所趨。